2025年8月党刊文稿汇编(35篇)

分类:公文汇编 时间: 2025-09-22 14:51:43 浏览: 作者:小编


 

如何更好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

 

编辑同志:

在血与火淬炼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,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今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时强调,“要讲好抗战故事,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”,对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
在日常工作中,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中国抗战历史关注不多、了解不够。如有的不能准确回答中国抗战开始的标志事件,有的仍以为中国抗战只有8年,有的不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,等等。同时,在传承弘扬抗战精神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,如对抗战精神内涵的研究阐释存在浅表化现象,一些人质疑、歪曲和戏谑抗战历史,甚至抹黑、诋毁抗战英雄;抗战精神宣传教育有的还停留在“口号式”、“硬灌输”层面,缺乏深度的情感共鸣,有的进行娱乐化传播,消解了抗战历史应有的厚重感和传承性,等等。

如何更好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?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。

“立”于扎实研究。传承的根基在于深度理解。要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,深入发掘、系统研究国内外各类抗战资料和史料,在研究的基础上,将厚重的历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青少年。比如,把抗战史料里的战略部署,转化为“先辈如何守护我们脚下土地”的通俗叙事;把国际视角下的战场记载,具象化为“中国战场怎样影响世界战局”的生动案例,用铁的证据戳破“东方战场边缘论”等谎言。同时,善用社会大课堂,用好革命博物馆、纪念馆、烈士陵园等,深入挖掘背后的英雄故事、战斗传奇,将之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。

“融”入数字空间。不久前,有短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“复原”了杨靖宇、彭雪枫等10多位抗日英烈的鲜活模样,让观众在光影中与英雄“重逢”,令人动容、催人泪下。作为“网生一代”,“00后”青少年的认知习惯深度契合数字时代特征。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应因时而进、因势而新,善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多元化呈现,让抗战历史从书本走向屏幕、从展馆走入生活,增强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播力、感染力、影响力。

“植”进情感深处。

文稿预览结束,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
1. 本文稿内容较多,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.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,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,请予谅解与支持!
3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公文汇编 >2025年8月党刊文稿汇编(35篇)

内容仅供学习,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,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!


赞助会员请点击:开通会员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