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查研究:向“新”而行打造消费电子产业新高地
调查研究:向“新”而行打造消费电子产业新高地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消费电子产业坚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发展方向,聚焦电子线束、电子元器件、智能终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,锚定产业发展制高点,累计培育消费电子规上企业30户、完成产值28亿元,逐步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向好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、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的发展格局,初步形成消费电子产业“持续向好、量值齐升”的良好态势。
一、做法与成效
(一)持续完善体制机制
紧扣全市重点产业链优化整合要求,制定出台《安康市消费电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》及“一图六清单”,建立“九个一”工作机制,常态化组织召开链长制工作推进会、调度会,部署推进产业链发展重点工作,定期走访产业链重点企业,及时了解企业诉求,全力解决困难问题,切实形成链长亲力亲为、牵头部门协调推进、责任单位合力共为的良性工作机制。
(二)精准开展链式招商
紧盯产业链薄弱环节、供应链缺失环节、价值链高端环节,因地因时因人制定招商工作方案。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,先后赴上海、重庆、深圳、杭州、东莞等产业强市,对华为、腾讯、中兴、商汤科技、海康威视等140余家产业链骨干企业,开展“一对一”叩门招商和“点对点”精准招商,成功引进落地安康智算中心、智能数码、新能源汽车线束等29个重点项目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(三)加快推进融链发展
主动对接省工信厅等部门,深化同各商协会沟通,加强省市间重点产业链协作配套,抢抓常安对口帮扶、西康融合发展和安十协同发展契机,帮助链上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推进产业链互补、供应链配套、创新链协同,推动轩意光电与西安中兴通讯建立合作关系,促进泰沃云融入西安美格智能、西安比亚迪配套体系,产业嵌入融链迈向深入。
(四)聚力强化科技赋能
组建消费电子产业链科技创新团队,聘请11位专家从事技术研发和产业指导。组织重点企业前往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需求对接和科技项目路演活动,对接技术需求8项,签订项目合作协议4份,形成科技成果1项。截至目前,共培育消费电子高新技术企业21家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7家、瞪羚企业3家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。
2.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,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,请予谅解与支持!
3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综合其他 >调查研究:向“新”而行打造消费电子产业新高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