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机关里的教训”No5:把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作表率”活动中的“作”写成了“做”

分类:写作金句 时间: 2021-05-27 17:11:00 浏览: 作者:小编




蓝蓝 :向各位读友推送“机关里的教训”系列文章,主要服务机关新手小白更好地适应机关,茁壮成长。

 

本系列文章源于某市委办公厅2008年10月至12月开展查找工作失误活动的主要成果,凝聚了某市委办公厅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、汗水和智慧。感谢你们分享的宝贵经验,向你们致敬!

 

转发本系列文章主要用于同读友分享,共同学习借鉴成长。文章为蓝蓝 “键盘敲击”辛苦而成,编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,望读友们指出,共同进步。



把作表率的“作”写成了“做”
 
2008年5月4日,我市召开组织工作会议。在起草会议材料时,我把中央部署开展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作表率”活动中的“作”写成了“做”,还自作聪明地将材料中涉及活动主题的“作”都改为了“做”。
 
谁知,当我把材料报送领导同志审阅时,领导同志一眼就看出这一明显错误,并把涉及活动主题的“做”全部圈改为“作”。
 
拿到修改稿后,我认真反思,造成这次失误的直接原因是,没有逐字细抠中央的文件,自己觉得对这项活动的主题已经很熟悉其他材料中也经常用到,不会写错,其实却是似曾相识,似是而非。 


“做”与“作”虽然在许多地方可以通用,但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作表率”是中央统一部署的专题教育活动,其中“作表率”的“作”绝对不能用“做”替换。如果在这里替换了,就会造成我市开展这项活动的主题与中央部署活动的主题不符。
 
此后,我在起草材料时,对上级的文件都反复研读,对关键词的每一个字更是推敲了再推敲,揣摩了又揣摩,以保证自己起草的材料有根有据、准确无误。
 
蓝蓝 :公文材料起草中出现错别字在所难免,但是如果错别字出在关键处,那就是大问题,不再只是马虎、粗心的问题。所以,材料起草中要格外注意校对,对“似曾相识、似是而非”的句式、字词要多加留心,说不定“定时炸弹”就在眼皮底下。

“在看”

1. 本文稿内容较多,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.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,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,请予谅解与支持!
3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写作金句 >“机关里的教训”No5:把“讲党性、重品行、作表率”活动中的“作”写成了“做”

内容仅供学习,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,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!


赞助会员请点击:开通会员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