违规吃喝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

分类:交流发言 时间: 2025-07-24 08:49:06 浏览: 作者:小编

 

违规吃喝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

 

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
近年来,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落实,公款吃喝、违规接待等现象明显减少,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顶风违纪。这些行为不仅败坏党风政风,损害党和政府形象,更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。心有敬畏,才能行有所止;手握戒尺,才能行有所虑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讲规矩、守底线,首先要有敬畏心。”从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不难看出,部分干部之所以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,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、对人民利益的敬畏、对权力责任的敬畏。整治违规吃喝歪风,必须从涵养敬畏之心做起,让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下面,对照典型案例和和违规吃喝“相互请“”吃老板”等7个方面23种表现,结合实际工作,与大家分享几点想法:

第一,提高思想认识,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。违规吃喝,花样繁多,危害甚大。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,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吃心不改、酒瘾难除,顶风违纪,性质非常严重,影响十分恶劣。这些案例,表面看是没有管住嘴,根子上是没能守住心,心无定力、心存侥幸。大量案例表明,党员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开始的,违规吃喝是许多违纪违法行为的“导火索”,是腐败问题的“催化剂”。党中央之所以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的作风建设,就是因为“四风”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,是腐败滋长的温床。违规吃喝,酒肉进的是肠胃,邪气腐蚀的是内心,最终破坏的是党的纪律规矩,败坏的是党风政风。对党员干部来说,纪律是管党治党的“戒尺”,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。敬畏党纪,就要深知“纪严于法”,时刻以党章党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,不越雷池一步。尊崇法治、敬畏法律,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。敬畏国法,就要明白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的道理,法律的威严不容挑衅,任何违法乱纪行为都必将受到制裁。常怀敬畏法纪之心,才能在面对“酒桌文化”“码头文化”“人情往来”的诱惑时保持清醒头脑,避免因一时的“小节”不慎而丢失“大节”。只有在“舌尖”与“法纪”之间,慎独慎微慎行,不碰法纪的高压线,才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。

第二,严格制度执行,杜绝制度空转和执行不力等问题。违规吃喝之所以反复回潮,绝非个别干部作风不严那么简单,而是折射出当前个别地方政治生态的失序、监督体系的结构性短板以及官场文化的顽固惯性。虽然制度设计日趋完善,但“执行难”始终是作风建设的最大堵点。有的单位制度挂在墙上、写在纸上、讲在会上,落实却大打折扣;有的领导干部“台上讲纪律、台下破规矩”,形成“上行下效”的负面示范;纪检部门传统监督方式捉襟见肘,难以应对“隐蔽场所”“私人会所”“企业食堂”等新型违规吃喝。个别地方对违规吃喝行为处理“高举轻放”,通报曝光走走过场,追责问责避重就轻,看似“有人担责”,实则“无人痛改”。更有甚者,个别案件查而不深、处而不严,表面上“快查快办”,实则“大事化小、小事化无”。久而久之,一些干部心中没了敬畏,嘴上没了把门,饭局越吃越大胆。治违规吃喝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拧紧思想“阀门”、筑牢作风“堤坝”,更要打出治理“重拳”、扎紧制度“篱笆”。要抓实问题查摆,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违规吃喝问题,同时加强警示教育,以案促学、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;要强化震慑效应,部门协同发力,不断创新打法,动真格、抓现行,抓典型、抓通报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,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推进,不断铲除违规吃喝滋生的土壤。制度是管长远的,要强化建章立制,堵塞监管漏洞,拓宽线索渠道,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,促进监督执纪执法提质增效。拿出露头就打、一严到底的魄力,磨炼马不离鞍、缰不松手的定力,纠治违规吃喝顽瘴痼疾,定能让党员干部从酒桌饭局中解脱出来,将更多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,将更多心思放到服务群众上,以实干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。

文稿预览结束,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
1. 本文稿内容较多,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.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,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,请予谅解与支持!
3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交流发言 >违规吃喝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

内容仅供学习,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,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!


赞助会员请点击:开通会员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