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邹城市把社会心理服务作为平安邹城、健康邹城建设重要内容,构建“点上发力、线上贯通、面上拓展、一体推进”的服务体系,建强服务队伍、优化服务供给、延伸服务触角,最大限度地协调人际关系、化解矛盾纠纷、维护社会稳定,走出一条“由心而治”社会治理路径,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案例获评省级优秀案例,入选第六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。建设心理服务中心,强化市级层面统筹。高标准建设心理健康中心,配备精神专业医师7人、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10人,制定“接待-心理测评-心理咨询-心理治疗-心理大数据分析”服务流程,为群众提供心理科普、培训、咨询、测评、治疗、危机干预等服务。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热线,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心理专家队伍二线听班,及时解决需要精神科医师介入的复杂问题。2023年7月成立以来,接待来访、热线2000余人次,一对一心理治疗870余人。增设心理门诊,夯实专业能力支撑。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心理健康服务功能,推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心理科门诊,运用“药物+心理+物理+康复”复合诊疗模式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?,心理治疗1200余人次、心理测验30余万人次。全市20家镇街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心理咨询室,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和指导。推进评估、指导、转诊等机制高效衔接,将心理咨询中发现的疑似精神障碍人员,及时推介转诊至心理健康中心、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治疗。建设心灵驿站,延伸心理服务触角。把心理咨询引入企业、养老机构、基层社会治理单元等更多场景,高标准打造放松心情、疏解压力、维护身心健康的心灵驿站257处,为群众提供安全、?舒适的环境。开展“点单式”心理服务,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群众提供一对一、面对面咨询服务和心理疏导,解决生活、工作等方面的心理问题,群众无需奔波就可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心理服务。2024年以来,举办心理健康活动1200余次、服务群众19余万人次,接受群众心理咨询8800余人次。多途径聚才引智,建强专业服务队伍。加强对心理学专业背景人才的招引力度,组建由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、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组成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团队,围绕家庭关系、学生发展等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难点,定期开展专业学习研讨活动,有效提升团队整体服务水平。发挥本地儒学专家力量,将邹鲁文化、孟子文化内涵融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,引导群众学习先贤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美德。截至目前,累计组织各类心理健康讲座和健康义诊283场次,惠及群众6100余人次。多部门协调合作,发展志愿服务队伍。心理健康中心、民政、妇联、政法、卫健等20个专业部门协调联动,选拔优秀咨询师,组建“婚姻家庭辅导团队”“家事纠纷调解团队”“高考心理援助团队”,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普及、特殊家庭危机干预和心理慰藉等服务,发布心理健康科普文章2000余篇,自制科普视频560余部,积极开展心理健康“六进”活动,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。多层次动员引导,培优网格服务队伍。将心理咨询服务深度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,对全市网格员、调解员等基层力量开展心理健康培训,帮助提高心理素质和矛盾摸排调解、心理疏导水平。建立由345名专(兼)职心理咨询师和具有心理服务技能的1500余名网格员、调解员组成的社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,密切关注情绪异常或有行为问题的居民,对严重心理健康问题或精神疾病患者,及时劝导至心理健康中心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医。“心理服务+矛盾调处”,助力营造和谐环境。在网格化管理中推动心理健康服务“提前介入”,依托三级“一站式”矛调中心,借助网格员等力量,对“心源性”矛盾纠纷进行摸底式排查,确定267名“八失人员”,实行“ABC”分级管控,落实“一人一事一策”,综合运用心理疏导、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等方式,跟进做好心理咨询、心理疏导,推动当事人现实诉求和心理诉求“双解决”,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,5.1万余件矛盾纠纷实现“案结、事了、情绪稳”。“心理服务+社区矫正”,帮助塑造阳光心态。探索将预警机制从个体预警向不同群体预警和社会面预警拓展,根据公安、社区矫正中心等部门行业特点,运用多种量表工具,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进行心理筛查,实时跟进心理测试评估,建立心理健康档案,为矫正工作开展提供支持。2024年以来,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0余场、心理测评200余人次,对在押人员一对一心理疏导560余人次,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既“矫行”更“矫心”。“心理服务+一老一小”,有效提升关怀质效。面向“一老一小”两大特殊群体,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关爱行动,创新“养老顾问”制度,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在社区、村居、养老院等为老年人提供能力评估、心理慰藉、生命关怀等全方位服务,守护老年人心理健康。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特色化课程,建立“普测、咨询、治疗、评估、心育”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,医校联动识别、协同辅导,完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20万余人次,建立“一生一策”心理成长档案,及早发现、及时疏导、及时干预,有效解决部分中小学生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1. 本文稿内容较多,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.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,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,请予谅解与支持!
3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范文参考 >【文稿佳作】“点线面”同步发力 织密织牢社会心理服务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