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创新做法】创新“一线集成”下沉服务工作法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
济宁市任城区坚持党建引领、网格赋能,巧用一根“针”,串起千条“线”,布局东南华城社会治理服务联动工作站,通过“场所集中、人员集合、服务集成”,开展“联勤联动”,打造一线的“服务驿站、联动枢纽、平安前哨”,做到“距离群众再近一点,服务功能再强一点,联动处置再快一点,民生温度再暖一点”,“一网兜起大小事”,有效解决群众诉求。
一、健全“三个一”运转机制,打造高效运转的联动枢纽。联动站融合综治、警务、城管、市场监管、商圈、调解、民生保障等21个服务单位网格,采取“常驻+非常驻”相结合的方式,将辖区内所属人、地、物、事、情、组织等要素纳入服务范围。“一核引领”,强化“党建是魂、网格是根”意识,发挥联动站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,党支部书记、站长“一肩挑”,党务、业务两手抓,落实党支部“三会一课”等各项规章制度,把来自不同单位的进驻力量拧成一股绳,充分发挥联动站整体功能。“一体运作”,通过周例会、临时会议等形式,统筹安排日常巡查、联合巡查、难点事件联合处置等工作;进站人员立足职责,分工协作,建立联勤联动、联调联处工作机制,实现1+1>2的整体效果。“一网统管”,坚持“所有网格力量,都是服务力量”,兼顾网格精细化要求和集成化需求,推动多网融合、一网通管,将网格阵地与城管阵地、警务阵地集中建设、共同前移,实现功能互补、力量统筹,统筹片区内基层党建、城市管理、平安建设、为民服务等工作,开展全方位、全覆盖日常巡查监管。采取“收集发现—分流交办—处置反馈—核查评价—汇总归档”5步法,快速高效处理事务,优化流程闭环管理,进一步织密网眼、筑牢网底。
二、工作力量下沉前移,打造基层一线的平安前哨。加强警务联动,构筑群众身边的蓝色安全港,联动站在全市首个实现片警、特警、交警三警常态化驻守。派出所安排1名干警带领3名辅警,进站处置涉及联动站服务区域的事件。除治安案件或需要到派出所处置的案件外,一般性的纠纷调处、违章处理、九小场所巡查、宾馆酒店管理、危爆物品检查、困难老年人走访等,均由联动站内警务力量直接处置。20名特警“四班三运转”、24小时值班备勤,接处警时间从5分钟减少到3分钟以内,10人“小案盗抢侦破专班”实时对辖区治安盗窃案件研判、侦破,并设置无人机巡查点,每日对辖区全方位巡查,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深化警务放管服改革,交警勤务大队工作人员进驻工作站,办理违章处理业务,服务便利度大幅提升。突出数字赋能,打造社会治理服务驾驶舱,联动站设置城管执法、网格+热线、公安内网三个坐席,利用视频监控局域网,实行“探头站岗、鼠标巡逻”,对辖区的城市管理事件进行线上巡查,把线上巡查、街面巡查结合起来,以信息赋能促进工作增效,在更快速、更精准地发现、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同时,有效缓解了执法力量紧缺的困难。
三、用心用情为民服务,打造直通群众的满意单元。强化进站网格员巡查走访,联动站落实“访民情、听民意、解民忧、惠民生”要求,全面推广“6688”网格工作模式,实行网格员入户走访“六必访”、居民服务“六必到”、网格巡查“八必报”、社区网格中心“八项制度”,用真心真诚敲开群众的家门、心门,广泛宣传服务民生的工作成效,让居民了解民生变化,赢得群众点赞。开展“群众满意网格”创建活动,组织开展网格群众满意度测评,对评选出的“群众满意网格员”纳入社区后备干部库,激发网格员工作潜能,进一步做实服务群众的基础单元。探索云端基层治理新路径,推广“网格+热线”工作机制,大力推广“任诚办”小程序,全力叫响三句话:“有事就找网格员,有事就扫二维码,有事就上联动站”,通过为每名网格员建立专属二维码,遇到问题群众扫码即可上传,即时纳入全区社会治理服务流程,实现“有事扫码、一键直办”。对上传的事件问题,全部实行分类办理,简易事件由网格员现场直接办理,超出网格员办理权限的,由所属街道向委室和社区派单办理;超出街道权限的,上报区直单位协调办理;对可电话联系、视频巡查的问题,首先电话督促整改,视频监控查验结果,对多次督促仍没有整改到位的,由执法人员现场处置。通过一线联动处置,实现了调解纠纷数量、万人投诉量、群众诉求解决满意率“两降一升”。
来源:山东改革、任城区委改革办
2.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,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,请予谅解与支持!
3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范文参考 >【创新做法】创新“一线集成”下沉服务工作法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